前三章读后感 - 用户目标达成理论是什么
前情
讲真心,读不下去。
老婆天天在医院工作(过年都不放假),我这提心吊胆得几乎没办法思考了;孩子一边在身边转悠,一边用难以拒绝的表情央求,“爸爸,玩会吧!”。想想,玩会吧,这一玩半天过去了,忙着给孩子做饭,吃饭,收拾。一抬头,已经晚上了。哄孩子睡着之后,才有点时间,静下心来,想想我是不是害怕了,真的害怕了。
当年SARS来的时候,自己还是个孩子,以为放假在家真的好,希望以后多几次这样的机会。现在看来,真的是妄言。现在人到中年才晓得,平静是多么难能可贵。
书,总能让人平静下来。不管什么主题,只要脑子在转,心就平静下来了。而新闻,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,忍不住看看新闻,之前的平静全都没了。所以决定放下手机,清清心,每天在阳台看看书,陪儿子玩耍,心态慢慢放松了,这才有机会看看这本书。这类书有一个通病,要么不信,要么全信,因为成功学总有赌的成分,创新的任务本质也是教人怎么成功的。不信的人认为是在忽悠;相信的人,马上身体力行,觉得得道了。而我更倾向于不信。
书中有句话,我非常认同写在最前面:“人们从创新成功的故事反推成功因素,就很容易自圆其说”。作者这么说,前三章却一直在自圆其说。
在我看来,书中所描绘的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就像是用“妻子”代替“媳妇”一样,对用户需求换一种诠释方式,而本质,是区分了两种人。一种人喜欢用“妻子”称呼另一半,而令一种人喜欢用“媳妇”称呼另一半,当然还有人喜欢用“老婆”称呼另一半。
创新的根本在人的思维,作者在贩卖思维
首先是颠覆性创新理论,我觉得换一个说辞可能大多数人更能接受,就是新旧更替。新的事物更能引起用户共鸣的情况下,当然选择新的商品。而企业之所以败在颠覆性创新,并不是他们看不到,一方面认为影响不会很大(轻视对手),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实阻挠或者说超出企业能力,就像诺基亚,那个时候谁会想到,塞班系统会灭亡。这两方面都会让企业丧失先手,而先手最为致命。
奶昔实例中,在我看来顾客的“任务”实际上就是用户需求。但是店员如果背弃场景,单纯问用户奶昔口感如何,我想这应该是店员的问题。这就像我前面说的喜欢用“妻子”称呼另一半的人。而作者使用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去修饰这个创新问题,我想只是想让这些喜欢用“妻子”的人,慢慢的倾向于使用“媳妇”,但是作者却忽略了人本身的问题。
我认为在任何创新活动中人的思维才是最终决定性的,就像这杯奶昔,一个喜欢用“妻子”的人,看了目标达成理论,也会想:“用户的任务会不会是想喝一杯更好喝的奶昔呢?”。
作者有这样一句:
你可能会问,如果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真的那么强大,为什么使用这个理论的公司并不多?我们后面会解释,我们所谓的“用户目标”是非常具体、明确的,这不是泛指用户想要或需要的东西,也不是新的流行术语。找到并了解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,然后开发合适的产品或服务,这需要下一番功夫。
实际需求,不正是非常具体、明确的么?更需要下很大一番功夫。但作者认为的用户需求是笼统的,不确定的。这在书中有阐述,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肯定“臆测和相关性提升到因果机制是很大的进步”,也就是作者阐述“病菌理论”的结论。这样就和作者的理论“不谋而合”,从不确定需求到有因有果的用户目标,对作者来说,这个应该说也算是一个升华。
推销用户思维
日本汽车制造业,用修复流程的方式修复产品,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创新。但是这个和用户目标本身应该没有什么关系。作者只是借此引出更深入的思考。
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实际上强制让人们以用户的思维思考问题,这个思维正是我们需要的用户需求。作者在文章中也说:“好的理论会教会我们如何思考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用户目标
- 用户目标是某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所追求的进步。
- 成功的创新可以让用户取得想要的进步,解决困难,而且实现未满足的愿望,取代之前有缺陷或不存在的解决方案。
- 用户目标不只关乎功能,社会和情感层面的用户目标也很重要。有时,社会和情感层面的用户目标可能比功能层面的用户目标更强大。
- 用户目标通常都在日常生活中出现,所以界定用户目标时,情境是核心,也是创新的关键,用户特质、产品属性、新技术或趋势等都不是创新的关键。
- 用户目标会持续、反复发生,很少是独立“事件”。
多说点
开发管理上有一种方式是领域驱动开发,和这种方式不谋而合。但是重要的是,他需要一个行业专家,而这个专家也是我们欠缺的,与其让一个员工去挖掘,不如雇佣一个用户自己说。这个人一定是最终用户,而不是管理者。
我们有足够的人力,却没有足够的判断力,决断力。作为开发来说,做了很多和产品无关、最终无果的事情。
从软件结构上说,我们真的缺少一位架构师,我的意思并不是雇佣外界的架构师,而是内部晋升的架构师。区别就在,感情。
最后,企业创新,实际上是思维创新,有不同的思维的人很多,企业要做的是如何筛选并且让这些思维落地有声,这恰恰是很多组织做不到的。离开人,谈创新都是耍流氓。用户目标导向,本身重视了用户,却忘记了主动力在员工这件事,即便有用户至上的教条,不同的人去执行也是不一样的。